9月21日訊 拜仁在本輪德甲4-1輕取霍芬海姆,比賽中博伊制造的一粒點球引發(fā)爭議。
在天空體育的節(jié)目中,嘉賓哈曼情緒激動地表示:"當我聽到‘規(guī)則允許這樣判罰’時,我想說那我們必須修改規(guī)則!我受夠了!這跟足球本身毫無關(guān)系。我們不能再因為這樣的情況判罰點球了,這是錯誤的,完全是錯誤的,也不符合足球的精神。如果有人說這就是足球、這就是手球——那不是!那根本是一派胡言!"
下半場剛開始不久,霍芬海姆后衛(wèi)哈伊達里在封堵博伊近距離射門時,皮球先擊中他的大腿,隨后反彈到他伸出的右臂上。主裁哈特曼在沒有VAR介入的情況下直接判罰點球。
主裁哈特曼在賽后解釋說:"從規(guī)則角度出發(fā),我無法避免對這個手球作出判罰。當然對防守球員來說很殘酷。他的手臂與身體幾乎呈90度張開,并且處于緊張狀態(tài)。在射門發(fā)生時他的手臂已經(jīng)提前張開,從而擋住了皮球。根據(jù)規(guī)則這是100%明確的點球。"
當被問及為什么"球折射后觸手"不影響判罰時,主裁表示:"因為他的手臂在觸球前就已經(jīng)處于那個位置,因為他是緊張狀態(tài),因為這是一次射門。所以從規(guī)則上講,折射與否并不影響判罰。"
霍芬海姆主帥克里斯蒂安-伊爾澤在新聞發(fā)布會上強調(diào),這"絕對不應(yīng)該是點球"。他的觀點得到了專家們的支持。哈曼質(zhì)疑道:"這樣的點球我不會給。球是從小腿上反彈起來的,而且飛向了五米高的空中……是的,他還能把手臂放在哪里?這是自然的手臂動作。他并不是故意伸手去阻擋皮球。當你那樣轉(zhuǎn)身時,手臂就會處于那樣的位置。"
他認為這個點球(凱恩借此將比分改寫為2-0)改變了比賽局勢:"拜仁確實有點運氣,盡管他們之后從容地拿下了比賽。"專家埃里克-邁耶也贊同哈曼:"我覺得這過于嚴厲了,但在2025年,規(guī)則就是如此。"
邁克爾-巴拉克在DAZN分析比賽時,同樣對主裁判的"論證邏輯表示質(zhì)疑"。他提到了規(guī)則解釋,即如果球先接觸到身體其他部位發(fā)生折射后再碰到手,通常不構(gòu)成可判罰點球的手球犯規(guī)。
巴拉克說:"現(xiàn)在的解釋是:手臂當時處于緊張狀態(tài)……手臂本來就是跑動時會自然張開的身體部位。當有人射門時,我作為防守球員當然也會緊張。對我來說,‘手臂處于緊張狀態(tài)’不能成為判罰的理由。" 但他也無奈表示:"但事已至此。裁判判罰了點球,并且最終給出了解釋,也只能接受。"
主裁哈特曼確認他與視頻助理裁判(VAR)圭多-溫克曼進行了溝通,但沒有親自到場邊回看,因為他在場上的判罰決定得到了科隆VAR辦公室的確認。他解釋說:"一個清晰明確的點球判罰,我不需要再去看回放,它只會被確認。"